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工作>希望工程> 详细内容

常德小伙自发赴川救灾

来源:团市委 发布时间:2008-06-26 07:49:59 浏览次数: 【字体:

冯嘉是鼎城区浦沅社区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将于8月份赴昆明医学院研究生院读研。前不久,他和来自全省各地的热心网友一起自发赴川救灾。看到电视和网络上一幕幕地震灾区现场悲惨的画面,冯嘉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于是他先打电话到团市委确认常德是否有民间志愿者援川,想与老乡结伴而行。得知没有后,他便在著名的天涯社区论坛上发了一篇《招募灾区志愿者》的帖子,得到省内8位热心网友响应。就这样,一群素不相识的网友怀着共同的援川目的先集结长沙,制作一面绣有队名的红旗,买了统一的袖章和帽子,取名为湖南湘军志愿队,518日上午奔赴灾区。

见证悲痛、坚强与爱心

  回忆在灾区的日子,冯嘉说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悲痛和坚强,还有来自全国的那份厚重的爱心。

  518日飞到成都后,湖南湘军志愿队队员立即到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做义工,负责照顾那些没有家属在身边的伤员。冯嘉被安排到了住院部的骨科病房,这里有6名伤员,全部都是做了手或腿部截肢手术的,那个被媒体报道过的“可乐男孩”薛枭也在这间病房内。他虽然受伤截去了整只右手,但看上去非常坚强、乐观。冯嘉负责照顾的是一个被解放军直升机从卧龙山区营救出来的修路民工,从山上滚下的大石压断了他的左腿,因此被迫截肢。更糟糕的是,地震之后,他和家人再也没有取得联系。冯嘉把打好的饭菜和削好的水果送到他的嘴边,一边鼓励他一边一口口地喂他吃。

  几天后,冯嘉他们了解到一个叫雎水镇的灾民安置点,急需医药和志愿者,便驱车前往。到达后,看到整个安置点只有一个医疗站,医疗力量就是附近高川乡医院的3名医生,抗生素、消毒液、外用药膏、输液和清创器械都奇缺,每个帐篷都非常拥挤,基本上都是住着10来个人,最多的一个帐篷里甚至住了22个人。“四川五月就进入夏天了,每天都是艳阳高照,帐篷里的通风条件又很差,人钻进去感觉就像一个大蒸笼。”冯嘉告诉记者,灾民从山里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缺少被子铺盖,有一个帐篷8个人只有一床被子。彩条布和塑料布也是紧缺品,常常看到灾民们把被铺盖直接铺在稻草上,极差的卫生条件极易传播各类皮肤传染病,很多小孩子身上都出现了皮疹。一个10多岁的小妹妹从脚到脖子都是一片一片的红色皮疹。为她检查时,冯嘉发现她身上布满了由于瘙痒而抠出的一条条抓痕,很多伤口被感染,冯嘉赶紧从随身的医药包里拿药,却发现没有治皮肤病的药膏,只好先用药水把她的伤口冲洗消毒一下。一番忙碌后,这个小女孩说她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身上也有这样的皮疹。冯嘉便跟着小女孩去她家住的帐篷,发现那两个小妹妹也长满了一身疹子,一家7口人都挤在一张大床上,下面只垫了一些稻草。给3个小姐妹换完药,他马上跑到医疗站看看那里有没有什么治疗皮肤病的药,结果还是失望,冯嘉只好和一位队友搭三轮摩的去秀水镇的医院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药品。发药处的医生说药都是从倒塌的药房废墟中扒出来的,他们现在也缺药品,两人只能失望而归。

  “雎水的第一晚我失眠了,想起白天见到的一幕幕画面,如果要帮助更多的人,靠我们的力量是肯定不够的,只有让外界了解这里的情况,这个安置点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冯嘉说,“后来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派援助灾区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专业医疗志愿队的到来,给灾民带来了转机。我们给华山医院的老师们介绍了雎水安置点的基本情况,听说这里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们立即决定在那里设立医疗点。华山医院带来的药品和提供的专业医疗服务,大大地改善了安置点的医疗卫生条件。”

“我为他感到骄傲!”

  在任何人看来,冯嘉做了一个英雄的壮举。冯嘉的父亲冯永协告诉记者,当儿子第一时间将援川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对儿子一直宠爱有加的他们根本不支持。“灾区随时都有危险,作为父母,怎么不担心自己的儿子。1994年,我到美国洛杉矶出差时,曾经经历过洛杉矶6.6级地震,我幸运逃生,我不想儿子遭遇不测。”然而自小为人热情的冯嘉执意要去四川,并对父母说借钱都要去。“冯嘉从浦沅职工医院离职后考入了湖南湘雅医学院成教学院,这几年都没有经济收入,但我们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妈妈最终拿出5000元钱支持他,舅舅怕他手头紧张,又给了他500元。他临走前,我因病住院也没告诉他,想让他走得安心。”冯永协说。

  “儿子回来后跟我讲述了灾区的故事,我感觉他一下子成熟不少。只有经历了一些震撼后,像儿子这样的年轻一代才会迅速成熟起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厚重,勇敢地承担起一份沉重的社会责任。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因为儿子承诺他一定会在昆明医学院好好读研,毕业后继续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贡献。”冯永协笑着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